近日,市政府印發《河源市進一步促進就業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下稱“促進就業九條”),從降低社保成本、降低招工費用、激勵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等九方面發力。接下來,我市將配套出臺辦事指南,推進各項舉措全面落地生效,惠企惠民。
企業社保繳費成本再降低
與過去政策對比,“促進就業九條”有多處創新。其中,“促進就業九條”明確將適度降低社會保險成本,為企業減負,扶持中小微企業長遠發展。在企業和員工最為關注的社保方面,失業保險單位繳費費率下降至最低0.48%,基本醫療保險階段性降低用人單位繳費費率,降低幅度為1個百分點,工傷保險在全面實施浮動費率的基礎上,再下降20%,實施至2020年底。2018至2020年,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下調按我市2017年征收標準進行征收。
此外,“促進就業九條”提出,積極鼓勵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將小微企業招用應屆高校畢業生社保補貼期限從1年延長至2年。登記注冊3年內的小微企業,按其吸納就業人數給予帶動就業補貼,招用3人(含3人)以下的按每人2000元給予補貼,招用3人以上的每增加1人給予3000元補貼,補貼總額不超過3萬元。
大力實施創業帶動就業
創業擔保貸款進一步增加。“促進就業九條”提出,對符合條件的創業者提供最高30萬元、最長3年的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合伙經營或創辦小企業的可按每人最高30萬元、貸款總額最高300萬元實行“捆綁性”貸款;對符合條件的勞動密集型和科技型小微企業,貸款額度最高為500萬元。政府性融資擔保基金應優先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提供低費率的擔保支持,不斷提高其貸款可獲得性。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促進就業九條”將一次性創業資助標準提高到1萬元,范圍擴大到返鄉創業人員。“促進就業九條”還提出,將鄉村經營驛道客棧、民宿、農家樂的創業者(經營主體),納入一次性創業資助、租金補貼和創業帶動就業補貼等扶持政策范圍。
加大困難人員托底幫扶力度
近年來,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形勢嚴峻。據了解,2018年市人社局共接收高校畢業生報到11245人,且近年高校畢業生“慢就業”情況凸顯,就業總量壓力大。因此,“促進就業九條”進一步激勵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
“促進就業九條”提出,應屆高校畢業生見習期滿被用人單位留用,穩定就業并參加社會保險6個月以上的,由就業補助資金按每人3000元給予用人單位留用補貼。
此外,“促進就業九條”提出加大困難人員托底幫扶力度。其中,將就業見習補貼對象擴大至離校未就業(畢業2年內)高校畢業生和16歲—24歲失業青年,補貼標準為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80%,見習補貼由見習單位和政府共同承擔,其中政府按最低工資標準的50%承擔,補貼期限最長為6個月;對見習者屬就業困難人員、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成員、低保對象或殘疾人的,見習期間由就業補助資金按每月500元給予生活費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