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教育考試院公布2019年“高校專項計劃”和“地方專項計劃”。今年,我省“地方專項計劃”本科院校計劃安排1850個名額,我市東源縣、紫金縣、連平縣、龍川縣及和平縣5縣納入實施區域。有意愿報考并符合條件的考生,需在4月18日至25日期間提交報名申請。
據了解,實施2019年高考“高校專項計劃”和“地方專項計劃”,是我省貫徹落實《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9年重點高校招收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19〕3號)精神,拓寬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就讀重點高等學校渠道,提高農村和貧困地區學生就讀重點高校的比例,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而采取的舉措。今年,“高校專項計劃”招生院校為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試點高校,招生學校及專業詳見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地方專項計劃”招生院校由我省部分本科高校承擔,招生專業以我省產業轉型升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提供支撐的理工類以及貧困地區經濟和社會發展急需的農林、醫學、師范等專業為主,共安排1850個名額,其中廣東工業大學270個、華南農業大學230個、廣州大學220個。今年,我省實施“高校專項計劃”和“地方專項計劃”的范圍界定為原中央蘇區縣、欠發達革命老區縣、少數民族自治縣及我省原扶貧開發重點縣,共30個縣區。我市東源縣、紫金縣、連平縣、龍川縣、和平縣5縣納入實施區域。
那么,上述兩項高考專項計劃的“福利”到底何在?據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高校專項計劃”的錄取工作,實行單獨志愿(不得與其他自主招生類型兼報)、單獨投檔錄取,錄取時間原則上與自主招生同時進行。入選考生高考成績總分,原則上不低于相關高校同批次錄取標準。“地方專項計劃”錄取納入本科批次進行,實行單獨劃線、平行志愿投檔的錄取方式。也就是說,報考上述兩項高考專項計劃的考生,屬于單獨劃線或單獨志愿,高考的競爭人數“瞬間”有了很大的下降,只是與報考了該專項計劃相關區域的考生競爭,高考競爭壓力較低、被錄取成功率均有較大提升。
應引起注意的是,報考上述兩項專項計劃的考生需要符合下列條件:符合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統一考試報考條件;考生本人及父親或母親或法定監護人的戶籍在實施區域內,考生本人具有上述區域連續3年以上戶籍,戶籍時間計算節點為2019年8月31日;考生本人具有戶籍所在縣區高中連續3年學籍并實際就讀;高考成績預計分別達到省招生委員會確定的“高校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相應的錄取分數線。
“高校專項計劃”及“地方專項計劃”考生資格審核工作按照報名點屬地原則,實行先網上申報后審查資格的方式。有意愿報考并符合條件的考生,報考“高校專項計劃”的須于4月25日前在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上查看教育部直屬高校和其他自主招生院校的招生簡章,了解各學校招生要求,在“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http://gaokao.chsi.com.cn/gxzxbm)上進行申報,并于4月18日至25日期間,憑考生號和密碼,在“廣東省普通高考報名系統”(網址:http://www.eeagd.edu.cn/pgks)中完成報名申請;報考“地方專項計劃”的,須于4月18日至25日,憑考生號和密碼,在“廣東省普通高考報名系統”中完成報名申請,逾期不再受理報名申請。4月18日至28日期間,已完成網上報名申請的“高校專項計劃”及“地方專項計劃”考生和在校考生,須在規定時間,攜帶本人居民戶口簿原件、復印件前往所在中學進行資格初審;社會青年考生在規定時間攜帶本人戶口簿原件、復印件,前往戶口所在地縣(區)招生辦指定報名點進行資格初審。錄取工作結束后,省、市招生辦公室及中學,將所有被“高校專項計劃”和“地方專項計劃”錄取的考生名單在網上進行公示,以接受社會監督。